1. 基本資料
國籍:中華民國
E-mail:tcw.a888@gmail.com;tcwang@cc.ncu.edu.tw
現職: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
2. 學歷
中華民國國家文學博士
中華民國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
中華民國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碩士
中華民國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學士
3. 經歷
中華民國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(自1976年8月至1983年7月)
中華民國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(自1983年8月至1990年9月)
英國倫敦威斯特敏斯特大學(Westminster University)中文部講師(Lecturer in Chinese)(自1988年10月至1990年8月)
英國倫敦威斯特敏斯特大學(Westminster University)中文部高級講師(Senior
Lecturer in Chinese)(自1990年9月至1991年3月)
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及內亞洲系(China & Inner Asia Department,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, London University)講師(Lecturer)(自1991年4月至2001年8月)
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及內亞洲系(China & Inner Asia Department,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, London University)高級講師(Senior Lecturer)(自2001年9月~2005年7月)
中華民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客座教授(自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)
中華民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(自2005年8月至今)
4. 近年學術著作目錄
(1) 專書
A. 著作
王次澄、吳芳思、宋家鈺、盧慶濱編著,《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》(Chinese Export Paintings of the Qing Period in The British Library)八卷(中英文版),廣州:廣東人民出版社,2011年7月。
《宋遺民詩與詩學》,北京:北京中華書局,2011年2月。
《南朝詩研究》,收入龔鵬程主編,《古典詩歌研究彙刊》第六輯,第三冊。臺北:花木蘭文化出版社,2009年。(博士論文增修版)
B. 編輯
王次澄、郭永吉主編,《雅俗相成──傳統文化質性的變易》,中壢:中央大學出版中心& Airiti Press Inc.,2010年11月。
(2) 期刊論文
〈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─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〉,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》第36期,2008年10月,頁1-51。
〈知人論世,以人見文──蘇軾詩文集序作法研析(節錄)〉,《蘇軾研究》第3期,2005年,頁9-12。
〈知人論世,以人見文──蘇軾詩文集序作法研析〉,《新宋學》第2期,2003年,頁269-279。
〈劉辰翁評點李長吉歌詩研析〉,《宋代文學研究叢刊》第8期,2002年,頁333-361。
〈陳普對朱熹“武夷櫂歌”的理學詮解〉,《中國古典文獻研究》(已接受)。
(3) 專書論文
〈天驚地怪見落筆,巷語街談總入詩──潘天壽武夷山記遊詩研析〉,鍾振振主編,《潘天壽詩與詩學》,杭州:美術出版社(正印製中),2011年底。
〈雅俗並蓄,情景兼懷——白玉蟾及其“武夷櫂歌”研析〉,王次澄、郭永吉主編,《雅俗相成——傳統文化質性的變易》,中壢: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& Airiti Press Inc.,2010年11月,頁291-333。
〈汪元量“湖州歌”研析——兼論汪元量組詩與杜甫詩史〉,嚴平編,《全球化與文學》,濟南:山東教育出版社,2009年1月,頁399-413。
〈寒冰清澈秋霜瑩——張玉娘及其《蘭雪集》〉,《宋代文學之會通與流變》,臺北:新文豐出版公司,2007年3月,頁399-447。
〈元初詩集序文價值探討──以衛宗武、牟巘、何夢桂作品為例〉,《中國古典文學文獻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,南京:南京大學古籍文獻所,2006年1月。
〈〈山居賦〉與始寧墅莊園文化〉,《魏晉六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,2005年9月,頁201-244。
〈南宋福建遺民丘葵及其《釣磯詩集》〉,《鄭因百先生百年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,2005年7月,頁203-234。
〈谷音集研析——兼論傳統評述之疏失〉,《第三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銀川:寧夏大學,2005年7月,頁275-295。
Tzi-Cheng Wang and Andrew Lo, "Spider Threads Roaming the Empyrean: The Game of Weiqi", in Colin Mackenzie and Irving Finkel (eds.). Asian Games: The Art of Contest. New York, AsiaSociety, 2004. [ISBN no. 0-87848-099-4] , pp. 186-201.(〈中國圍棋的歷史與發展〉,紐約亞洲協會主辦“亞洲遊戲:競賽的藝術”展覽目錄,2004年。)
Tzi-Cheng Wang and Andrew Lo, "The Earthworms Tame the Dragon: The Game of Xiangqi", in Colin Mackenzie and Irving Finkel (eds.). Asian Games: The Art of Contest. New York, AsiaSociety, 2004. [ISBN no. 0-87848-099-4] , pp. 168-197. (〈中國象棋的歷史與發展〉,紐約亞洲協會主辦“亞洲遊戲:競賽的藝術”展覽目錄,2004年。)
〈劉辰翁評點陳簡齋詩研析〉,莫礪鋒主編《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,南京:江蘇教育出版社,2003年,頁371-394。
(4) 研討會論文
〈方回《文選顏鮑謝詩評》對六臣注的容受與創發〉,《文選》與中國傳統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,南京:南京大學文學院、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、中國《文選》學研究會主辦,2011年8月。
〈錢鍾書評李賀詩歌之修辭設色〉,第四屆唐宋詩詞國際學術研討會,杭州: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主辦,2009年11月。
〈熊禾及其《勿軒集》研析〉,第三屆中國韻文學國際研討會,南京:南京師範大學主辦,2008年10月。
〈古代文學與文化——以南宋福建遺民集團為例〉,「《文學遺產》國際論壇」,重慶:《文學遺產》編輯部、西南大學文學院主辦,2007年7月。
〈明初詩社〉,明代學術文化國際研討會,烏爾木齊:明史學會,2005年9月。
〈明代南園詩社〉,明代學術文化國際研討會,南京:明史學會,2004年8月。
“Inscription on Paintings”, Literature and Art,London, SOAS. 2004.08.
〈元初宋遺民文獻資料〉,元代文獻學研討會,北京師範大學,2003年8月。
“Literature and Arts of the Song Dynasty: A Comparisonin Style”, Asian Arts,London, BritishMuseum. 2003.05.
(5) 書評
Paula M. Varsano,Tracking the Banished Immortal: The Poetry of Li Bo and Its Critical Reception.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’i Press, 2003, I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, Vol. 68, No. 1, Feb 2005, pp. 163-164.
相關學術成果:清代外銷畫精華 王次澄教授國際學術成果發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