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主持人:王次澄Wang Tzi-Cheng

             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

            (Dept. of Chinese Literature,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

 

   摘   要


      元初遺民通過互動相倚,形成許多具有地域性的群體。福建因特殊的地理與人文環境,成為遺民聚結的中心

之一。閩地遺民除少數如謝翱、鄭思肖等置生死度外,以激進的方式抗爭外,大多數遺民採取不與新朝合作的態

度,隱居不仕,專意於著書立說、賦詩撰文,或負起學術傳薪的責任。遺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格與福建區域文

化特質融會所孕育出的福建遺民文化,誠多元而豐富。

      程敏政《宋遺民錄》中存錄的福建遺民雖眾,但可資參考的個人文獻資料卻有限。此長期計畫將以黃公紹

(?-1286)、謝枋得(1226-1289)、鄭思肖(1241-1318)、丘葵(1244-1333)、陳普(1244-1315)、

謝翺(1249-1295)、韓信同(1252-1332)、熊禾(1253-1312)、連文鳳(1240-?)、劉邊(生卒年

詳)、翁泳、詹復、余謙一、范師孔、詹本、董師謙、趙若槷、柯擧、彭九萬、楊珂、蘇壽元等人之詩文作品爲

主要研究對象,輔以學術著作及相關史料,並配合區域文化特質,綜述遺民與朱熹閩學、遺民與教育傳薪及

文化、遺民之旅遊文化與山水文學、遺民與詩社、遺民與佛道文化等。

      冀望借此研究計畫,能較完整呈現福建遺民隱居生活之真實面貌,以及他們在文化上的多元貢獻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cu33100 的頭像
    ncu33100

    國立中央大學「世變下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」計畫

    ncu33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