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國立中央大學國際合作前瞻計畫
「世變下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」國際學術研討會
與會學者名單
※ 主題演講
題 目 | 單 位 | |
吳芳思 |
社會轉型下的文化輸出—— 清代外銷畫的意義與價值 |
英國大英圖書館中文部 |
盧慶濱 |
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暨内亞系 |
※ 主持兼引言人(依場次排序)
主 持 場 次 | 單 位 | |
王次澄 |
主題演講 |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|
汪榮祖 |
第一場 |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|
張蓓蓓 |
第二場 |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|
張雙英 |
第三場 |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|
呂正惠 |
第四場 |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|
王三慶 |
第五場 |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|
※ 發表人(依姓名筆畫排序)
題 目 | 單 位 | |
大木康 |
關於彭劍南的傳奇: 《影梅庵》與《香畹樓》 |
日本東京大學 東洋文化研究所 |
王次澄 |
陳普詠史組詩之文學與文化解析—— 以詠嘆六朝人物為例 |
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|
王偉勇 |
以汪元量集句詩詞為例 析論宋遺民之另類心聲 |
國立成功大學 中國文學系 |
內山精也 |
中國近世詩學的轉型—— 宋末元初的詩壇究竟發生了什麼? |
日本早稻田大學 教育與綜合科學學術院 |
司徒琳 |
另一世界: 董説的「夢鄉」與晚明佛教 |
美國印第安那大學 歷史系 |
呂文翠 |
論晚清民初「人情小說」的變異—— 從《花月痕》到《歇浦潮》 |
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|
吳振漢 |
清初遺民文秉之史著與史學 |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|
林登順 |
北朝墓誌文之貴族世系探析 | 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 |
胡元玲 |
朱熹對宋王朝南渡變局的省思 |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東亞學系 |
陳慶元 |
是述祖德還是述祖功—— 從謝靈運《述祖德詩》看其心境的不「平和」 |
福建師範大學 文學院 |
郭永吉 |
兩漢六朝學風的轉變—— 以博學現象為例 |
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|
張 璉 |
從「于謙」到「岳飛」—— 明代已巳之變後的「忠」「奸」之辨 |
國立東華大學 歷史學系 |
程章燦 |
蕭梁政權始建期的正統焦慮—— 讀〈石闕銘〉與〈新刻漏銘〉 |
南京大學 古典文獻研究所 |
楊祖漢 |
韓儒鄭三峰的闢佛論 |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|
齊茂吉 |
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知識份子—— 以陳獨秀和毛澤東為例 |
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|
盧慶濱 |
豪縱險仄,冶衍遒麗—— 華岳《翠微南征錄》評析 |
英國倫敦大學 亞非學院中文暨内亞系 |
※ 與會者名單下載
全站熱搜